菱是浮水植物,但并不是全然漂浮。四个角的菱,果实形状特别像古时用来撒在战场上扎人脚的铁蒺藜。无论属名Trapa还是英文名water caltrop,都是由这个形似而来。两角的菱形状像水牛的角或者蝙蝠,所以又叫buffalo nut或者bat nut。菱的种子富含淀粉,吃起来和栗子有点像,因此也被称为water chestnut。
![浮水植物菱的来源 浮水植物菱的来源]()
相比两角菱,四个角的菱你们可能没怎么见过。
这年头,菱角并不是一种主流食物,如果不是生活在水乡,人们甚至都很难吃到菱角,更不用说见过它的植株了。据说为三国时魏国的杜恕所著的《笃论》中说:“夫萍之浮,与菱之浮相似也,菱植根,萍随波。是以尧、舜叹巧言之乱德,仲尼恶紫之夺朱。”薸和芰的区别,都被提到这个高度上来了。
菱的根扎在水底淤泥里,而叶浮于水面,中间连着的是细长柔软的茎。它有三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叶子。其一是幼小时才有的圆形、全缘的沉水叶:其二是长在茎中部羽状细裂的沉水叶——这种叶子多少有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作用,所以又被错误地称为同化根;其三是长在茎端呈莲座状的浮水叶。浮水叶的叶柄中部膨大变成气囊,有维持浮力的作用;其排列方式呈螺旋状,螺线数量暗合斐波那契数列,保证叶片在彼此不遮挡的前提下铺满整个水面。中国古代把铜镜称为菱花,其实是从菱的平面叶镶嵌图样引申而来。
真正的菱花是白色的,夜晚开放,白天闭合,可见传粉者是夜行性的昆虫。像很多浮水植物一样,菱开花时伸出水面,花谢后花梗弯曲,子房沉入水中结实。菱有4枚萼片,在果实发育过程中,这些萼片或全部或半数地膨大而形成刺,就有了两角或死角的菱角——当然也有萼片完全不发育的,就是无角菱了。果实成熟后,会从植株上脱落沉入水底,次年萌发。由于菱角壳比水轻,萌发后空壳会浮上水面——我小时候就被这种“菱角”骗过,去捞还掉到池塘里了……
菱的分类地位也比较坎坷。菱属起初被放在柳叶菜科,后来独立出来作菱科,现在又被并入千屈菜科。而在千屈菜科里它又是菱亚科的唯一一个属,很不受待见的样子。由于是水生浮水植物,菱很容易形成化石保留下来,距今最早的叶片化石来自白垩纪,其后还有很多现已灭绝的种。现存的菱属曾经被分为30多种,但今天基本都归并为四角的欧菱T. natans和两角的乌菱T. bicornis。还有个分布于印度的濒危种T. rossica,有时也归并入欧菱了。
《中国植物志》收录的若干菱属的种和变种,如今已经被认为是欧菱和乌菱的异名,有些甚至可能只是地方性的栽培品种。中国栽培菱的历史悠久,主要的产区是吴越和楚地。
好了,以上关于浮水植物菱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。如果有更多的关于浮水植物的问题,也可以查看网站相关文章。>>>相关推荐:常见的浮水植物